(相关资料图)
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,做到有案必立、有诉必理,是人民法院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。为巩固拓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,拓宽立体化立案渠道,各地法院努力克服工作人员新冠感染带来的影响,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立案渠道,确保立案工作“不停摆”、诉讼服务“不打烊”。2022年,人民法院通过“人民法院在线服务”提供网上立案1071.8万次,同比增长30.6%,平均每分钟就有61件案件实现“掌上立”。累计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6.7万件,95%的管辖法院实现30分钟内响应;跨境立案服务的当事人遍布33个国家和地区,最大限度消除立案不便,让便捷高效、普惠均等、智能精准的立案服务惠及各类诉讼当事人。
此外,畅通热线投诉渠道,促进整治年底不立案整体效能再提升。畅通全国四级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“不立案”投诉监督渠道,健全来电核实督办机制,实现“有投诉、必回复”。2022年11月至12月,最高人民法院12368热线收到“不立案”投诉来电同比减少50.24%。除个别地区受疫情影响正在加快办理外,全国法院“不立案”投诉办结率达100%,确保件件有着落、件件有回应。
同时,发挥智能预警作用,实现四级法院立案监督全覆盖。深度应用立案偏离度预警系统,对四级法院每日立案波动情况进行自动预警,实现对各地立案工作的精准指导、靶向治疗。发挥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“一网统管”作用,将全国法院月底、季度末、年底“不立案”情况纳入一站式质效评估指标体系,做到智能化预警、常态化监督、全覆盖管理。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增加调解不成自动转立案功能,对诉前调解期限届满当事人不同意继续调解的,自动转入立案系统,由人民法院依法登记立案,依托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“久调不立”问题。2022年底,全国法院立案偏离度整体平稳,连续15天日偏离度、6周周偏离度波动未出现异常。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李秀萍